生理期确实可能引起心肌缺血。部分女性在月经期间会出现心脏不适症状,甚至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改变,这种现象被称为月经性心绞痛。其发生与生理期特殊的激素变化和生理反应密切相关。
生理期引发心肌缺血主要涉及多重机制。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骤降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减少心肌供血。前列腺素分泌增加不仅引发痛经,还可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经期失血造成的暂时性贫血降低了血液携氧能力,加重心脏负荷。部分敏感体质女性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发血管收缩异常。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导致胸闷、心前区刺痛等心肌缺血症状,尤其多见于本身有心脏基础疾病或血管调节功能较差的人群。
出现经期心脏不适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建议记录症状与月经周期的关联性,完善动态心电图和冠脉CT等检查。日常应注意经期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保证铁质和蛋白质摄入。合并严重贫血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理,确诊为月经性心绞痛可考虑短期使用硝酸酯类药物。需要警惕的是,绝经后女性如出现周期性胸痛,需优先排查冠心病等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