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手术后的护理需关注术后疼痛管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观察排便情况、合理饮食调整、定期复查随访。具体分析如下:
1.术后疼痛管理:术后疼痛可能影响恢复,需按医嘱使用镇痛药物,避免自行增减剂量。疼痛程度可通过面部表情量表评估,剧烈疼痛可能提示并发症,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术后48小时内疼痛逐渐减轻属正常现象,若持续加重需警惕感染或肠梗阻。
2.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术后切口需每日消毒并更换敷料,避免沾水或污染。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出现异常可能提示感染。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切口裂开。使用腹带固定可减少张力,促进愈合。
3.观察排便情况:术后初期可能出现少量血便或黏液便,属正常现象。若持续便血、无排便或腹胀加剧,需警惕肠管缺血或再次套叠。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量,异常时及时就医。术后48小时内应恢复排气,否则需排查肠麻痹。
4.合理饮食调整:术后需禁食至肠功能恢复,逐步过渡为流质、半流质饮食。初期选择米汤、稀粥等低渣食物,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两周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
5.定期复查随访:术后1周、1个月需复查超声或腹部触诊,评估肠管复位情况。随访期间出现呕吐、哭闹不安等症状需立即就诊。长期随访可监测肠粘连或复发风险,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术后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发热超过38.5℃可能提示感染。避免使用热水袋等局部热敷,防止烫伤或加重出血。家属应学习应急处理措施,如突发剧烈腹痛需立即平卧并禁食禁水。严格按照医嘱服用抗生素,不可随意停药。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切口裂开或内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