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制动与体位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与出血情况、预防压疮及感染、合理镇痛与心理支持、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制动与体位稳定:骨盆骨折早期需绝对卧床,避免移动加重损伤。使用骨盆固定带或沙袋加压固定,减少骨折端移位。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保持骨盆稳定,侧卧角度不超过30度。床垫选择硬板材质,防止骨盆变形。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与出血情况:骨盆骨折易合并大出血,需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观察尿液颜色及量,警惕尿道损伤。出现面色苍白、冷汗等休克表现时立即处理。记录腹腔穿刺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内出血。
3.预防压疮及感染:长期卧床需每2小时更换体位,骨突部位垫软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检查骶尾部及足跟。导尿管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定期膀胱冲洗。伤口敷料及时更换,观察有无红肿渗液。
4.合理镇痛与心理支持:根据疼痛程度阶梯给药,非甾体药物与阿片类联合使用。分散注意力如音乐疗法减轻焦虑。耐心解释病情进展,消除恐惧感。家属参与陪伴,增强治疗信心。
5.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急性期指导踝泵运动预防血栓。4-6周后逐步进行髋关节被动活动,避免肌肉萎缩。骨折愈合后借助助行器练习站立,逐步增加负重。康复期配合针灸推拿缓解僵硬。
骨盆骨折护理需结合影像学动态调整方案,营养支持以高蛋白饮食为主。出现发热或异常疼痛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康复期间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家属需掌握搬运技巧,避免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