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确诊需要通过一系列医学检查综合判断,包括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和临床症状评估。
影像学检查是肺结核诊断的重要环节,胸部X光或CT扫描能发现肺部异常阴影,如结节、空洞或纤维化病变,这些表现可能提示结核感染。但影像学结果并非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认。实验室检测中,痰涂片抗酸染色是最常用的初筛方法,直接观察痰液中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是确诊的金标准,但耗时较长,通常需要2-8周。分子生物学检测如GeneXpertMTB/RIF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性,显著缩短诊断时间。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有助于判断是否感染结核菌,但不能区分活动性结核或潜伏感染。
在检查过程中,需注意痰标本的质量,晨起深咳的痰液检出率更高。若痰涂片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可重复检测或进行支气管镜检查获取肺泡灌洗液。耐药结核的诊断需依赖药敏试验,指导后续治疗。患者若有咳嗽、发热、盗汗等症状,应尽早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同时,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筛查,早期发现潜在感染。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结果,避免单一检查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