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在传统医学中曾被用于缓解痔疮症状,主要通过其清热燥湿、消肿止痛的功效辅助改善局部不适。其根部或茎叶可煎水外洗或制成药膏敷贴,帮助减轻肛门肿痛、出血等问题。但需注意,现代医学已明确马兜铃含马兜铃酸,具有强肾毒性,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伤,因此不推荐自行使用。
传统用法中,马兜铃常与其他草药配伍,如搭配地榆、槐花等煎汤熏洗患处,或研磨成粉与凡士林调敷。其抗炎作用可能暂时缓解痔疮充血和疼痛,但无法根治病因。现代医学更建议通过调整饮食、保持排便通畅、温水坐浴等保守疗法,或采用安全的药物如痔疮栓、外用乳膏等。若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考虑手术或微创治疗。
使用马兜铃存在显著风险,尤其避免内服。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绝对禁用。即使外用也可能经皮肤吸收毒素,引发蓄积中毒。部分国家已禁用含马兜铃酸的药物。治疗痔疮应优先选择循证医学方案,如纤维膳食补充、局部麻醉药或糖皮质激素制剂。若尝试传统草药,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肾功能。任何肛门出血、持续疼痛或肿块脱出,均需排除其他严重疾病,不可依赖偏方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