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是指人体阳气不足,导致温煦、推动、气化等功能减弱,从而引发一系列虚寒症状。常见表现包括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精神不振、面色苍白、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频繁、性功能减退等,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腹泻、完谷不化等消化系统症状。
阳虚体质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久病耗伤、过度劳累或贪凉饮冷所致。阳气具有温养脏腑的作用,当阳气亏虚时,机体新陈代谢减缓,能量生成不足,因此会出现畏寒喜暖、活动力下降的情况。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阳虚者常伴有腰膝冷痛、下肢浮肿;脾阳虚则表现为腹部冷痛、大便溏薄。阳虚者舌象多淡胖有齿痕,脉象沉迟无力,女性可能出现痛经、经期延后等妇科问题。
调理阳虚需注重温补阳气,避免生冷寒凉食物,如冷饮、西瓜、绿豆等。冬季需加强保暖,尤其保护腰腹、足部。适当运动如八段锦、慢跑可助升发阳气,但忌大汗淋漓。用药需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温阳方剂,不可自行滥用补药。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耗损阳气,需调整作息。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心悸、水肿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