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热性惊厥临床表现是突发意识丧失伴四肢强直或阵挛性抽动、面色青紫或苍白、双眼凝视或上翻、呼吸节律异常或屏气、发作后短暂嗜睡或烦躁。具体分析如下:
1.突发意识丧失伴四肢强直或阵挛性抽动:发作时患儿突然失去知觉,全身或局部肌肉出现不自主收缩,表现为肢体僵硬或节律性抽动。抽搐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多数不超过15分钟。发作期间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可能伴随牙关紧闭或口吐白沫。
2.面色青紫或苍白:由于抽搐时呼吸肌痉挛或气道不畅,患儿可能出现缺氧表现,面部颜色转为青紫。部分患儿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管收缩导致面色苍白。这一体征在发作初期尤为明显,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
3.双眼凝视或上翻:患儿眼球固定向一侧凝视,或向上翻转露出眼白。这是大脑异常放电累及眼肌的表现,常伴随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该症状在发作停止后自行消失。
4.呼吸节律异常或屏气:抽搐时胸廓运动受限,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浅表或短暂停顿。严重时因喉肌痉挛导致完全屏气,加剧缺氧状态。发作结束后呼吸逐渐恢复,但可能出现短暂喘息或喉鸣音。
5.发作后短暂嗜睡或烦躁:抽搐停止后患儿进入意识模糊期,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或异常哭闹。此阶段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与大脑皮层功能暂时性抑制有关,通常无需特殊干预可自行缓解。
发作期间避免强行按压肢体或撬开牙关,防止二次损伤。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以便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若首次发作或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需立即送医。日常发热时注意监测体温,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