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其他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6、A10等也可能导致该病。这些病毒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但成人也可能感染。
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具有高度传染性。病毒通过感染者粪便、口腔分泌物或疱疹液传播,也可经由被污染的食物、水源或物品间接传播。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3-7天,初期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随后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多数患者症状较轻,1-2周自愈,但EV71感染可能引发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需高度警惕。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避免交叉感染。托幼机构需加强环境消毒,定期通风。若出现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目前EV71疫苗可有效降低重症风险,建议适龄儿童接种。日常保持均衡饮食与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