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在传统医学中确实被用于辅助治疗肝硬化,但其疗效尚未得到现代医学的充分验证。部分研究显示垂盆草可能具有保肝、抗炎作用,但作为单一治疗手段无法替代现代医学的规范治疗。目前临床仍以药物控制、病因治疗和肝移植为主要手段,垂盆草仅作为潜在辅助选项。
垂盆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如垂盆草苷、黄酮类物质,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减轻肝纤维化、降低转氨酶的作用。部分肝硬化患者服用后反馈症状有所缓解,可能与抗炎、抗氧化机制相关。然而现有证据多基于小规模研究或个案,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支持。肝硬化病因复杂,病毒性、酒精性等因素需针对性治疗,单纯依赖草药可能延误病情。国际肝病学会指南未将垂盆草纳入推荐方案,其剂量标准与长期安全性也需进一步研究。
使用垂盆草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与抗病毒药、利尿剂等西药相互作用。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食管静脉曲张等并发症,盲目服用草药可能加重出血风险。孕妇、过敏体质者禁用。任何草药治疗均应配合定期肝功能监测,出现腹水、黄疸等进展症状必须立即就医。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支持垂盆草可逆转晚期肝硬化,患者应优先完成病因治疗、营养支持等核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