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确实在传统医学中被用于辅助治疗某些肝病,但其疗效和适用范围需科学验证。现代研究显示垂盆草提取物可能具有保肝作用,但无法替代正规医疗手段,具体效果因人而异。
垂盆草作为民间常用草药,其活性成分如垂盆草苷、黄酮类化合物等,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抗炎、抗氧化和减轻肝损伤的作用。部分临床观察性研究发现,垂盆草制剂对慢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有一定帮助,尤其对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可能产生调节效果。但现有证据多来自小样本研究,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支持。国家药典记载垂盆草可用于湿热黄疸等症,说明其传统应用有一定理论基础,但现代医学强调需结合病因治疗,如病毒性肝炎仍需抗病毒药物为主。
使用垂盆草需注意药材质量、剂量及配伍禁忌。未经处理的野生垂盆草可能含有重金属或农药残留,长期大剂量服用反而增加肝脏负担。孕妇、过敏体质者及严重肝衰竭患者应避免使用。目前没有标准化制剂,不同制备方式影响有效成分含量。任何肝病患者都应先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配合使用垂盆草,同时定期监测肝功能。声称垂盆草能根治肝病的宣传缺乏依据,延误正规治疗可能造成不可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