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便秘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培养排便习惯等方法综合改善。多数情况下通过生活干预即可缓解,若持续不愈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
调整饮食是改善便秘的基础措施。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均衡,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逐步引入西梅泥、梨泥等富含山梨醇的果泥,或添加少量植物油润滑肠道。奶粉喂养需确认冲泡比例正确,避免过浓。学龄前儿童应保证每日蔬菜、水果、全谷物摄入,减少精加工食品。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尤其天气炎热或运动后需增加饮水量。
日常需帮助宝宝建立规律排便习惯,餐后30分钟内尝试坐便盆5-10分钟,利用胃结肠反射促进排便。适当增加爬行、翻身等运动能刺激肠道蠕动。按摩腹部时可顺时针方向轻柔按压,配合屈腿动作辅助排气。注意避免长期使用开塞露或泻药,以防产生依赖。若出现排便疼痛、血便、腹胀呕吐或体重增长缓慢,需警惕先天性巨结肠、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可能,应尽早就医检查。记录排便频率、性状的育儿笔记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