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失眠抑郁可采用针灸调理气血、中药疏肝解郁、推拿放松身心、气功调和阴阳、饮食起居调养。具体分析如下:
1.针灸调理气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百会、神门等,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改善脑部供血与神经功能。针灸能平衡阴阳,缓解焦虑情绪,促进深度睡眠。针对不同体质采用补泻手法,实证用泻法清热化痰,虚证用补法益气安神。
2.中药疏肝解郁:根据证型选用方剂,肝气郁结者用柴胡疏肝散,心脾两虚者用归脾汤。药材如酸枣仁、合欢皮可宁心安神,栀子、黄连清热除烦。需辨证施治,长期服用需调整配伍以避免药性偏颇。
3.推拿放松身心:以头部、背部及足底按摩为主,揉按太阳穴、风池穴缓解紧张,捏脊疗法调节督脉气血。手法宜轻柔缓慢,配合呼吸引导,帮助释放郁结之气,改善睡眠质量。
4.气功调和阴阳:练习八段锦、五禽戏等导引术,通过动作与呼吸协调,增强体内气机流通。重点在于意守丹田、调息静心,长期坚持可稳定情绪,恢复昼夜节律。
5.饮食起居调养:避免辛辣油腻,多食莲子、百合等清心食材,晚餐宜早宜少。保持规律作息,午间小憩不宜过久,睡前用温水泡脚引火下行。
治疗期间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过度思虑。情志调节与治疗同步进行,逐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体质差异较大,方案需个体化调整,出现不适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