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火目赤是一种中医术语,指因风热或肝火上炎导致的眼部充血、红肿、灼热疼痛等症状。常见于结膜炎、角膜炎等眼表疾病,与体内火邪或外感风热有关,属于红眼病范畴。
风火目赤的病因多与内外因素交织。外感风热邪气侵袭眼部,或长期情绪不畅、饮食辛辣导致肝火亢盛,均可能引发目赤。典型表现为眼白充血、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严重时伴随头痛、口苦。中医治疗以疏风清热、平肝泻火为主,常用桑叶、菊花、夏枯草等药材,配合针灸或局部冷敷缓解症状。现代医学则侧重抗感染或抗炎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预防风火目赤需注意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减少辛辣刺激饮食。佩戴隐形眼镜者需严格清洁,避免病原体感染。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视力下降,需及时就医排除严重眼疾。风火目赤虽多为自限性疾病,但不当处理可能加重炎症,尤其婴幼儿或免疫力低下者需谨慎。中医调理期间应忌烟酒,保持情绪平稳以助肝气疏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