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软骨损伤后可能出现疼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关节弹响或摩擦感、关节僵硬。具体分析如下:
1.疼痛:膝关节软骨损伤后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通常在活动或负重时加重。疼痛可能位于关节间隙或髌骨周围,休息后缓解,但长时间行走或运动后可能再次出现。软骨磨损导致关节面直接摩擦,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引发持续性或间歇性钝痛,严重时可能出现锐痛。
2.关节肿胀:软骨损伤后关节内滑膜可能发生炎症反应,导致滑液分泌增多,表现为关节肿胀。肿胀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可能伴随局部皮肤发热。积液积聚在关节腔内,使关节轮廓模糊,按压时有波动感,长时间肿胀可能影响关节活动。
3.活动受限:软骨损伤后关节活动范围可能减小,表现为屈伸困难或无法完全伸直。损伤部位摩擦增加,导致关节运动时阻力增大,患者常感觉关节卡住或发紧。严重时可能因疼痛和机械阻挡无法完成下蹲、上下楼梯等动作。
4.关节弹响或摩擦感:软骨表面不平整或碎片脱落可能导致关节活动时出现弹响或摩擦音。屈伸膝关节时可能听到咔嗒声,或感觉到粗糙的摩擦感。这种现象通常与软骨剥脱或关节面匹配度下降有关,可能伴随轻微疼痛。
5.关节僵硬:晨起或久坐后可能出现关节僵硬,活动一段时间后缓解。软骨损伤后关节润滑功能下降,滑液分泌异常,导致启动困难。僵硬感通常持续数分钟,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行走。
膝关节软骨损伤后应避免过度负重运动,减少爬坡、深蹲等动作。保暖有助于缓解症状,寒冷可能加重疼痛和僵硬。控制体重可降低关节压力,延缓软骨进一步磨损。出现持续肿胀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按摩或热敷加重炎症。合理选择低冲击运动如游泳,有助于维持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