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特殊的中耳炎类型,以中耳腔内存在胆脂瘤为特征,常伴随长期耳漏、听力下降及骨质破坏。胆脂瘤并非真正肿瘤,而是由角化鳞状上皮细胞堆积形成的囊性结构,具有侵蚀性,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多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反复感染或鼓膜长期穿孔有关。角化上皮细胞在中耳内异常增生,逐渐形成胆脂瘤,其释放的酶和炎症介质可破坏周围骨质,导致听力传导结构受损。常见症状包括持续性耳流脓、脓液恶臭、耳鸣及传导性耳聋,严重时可能侵犯面神经或颅内结构,引发脑膜炎、脑脓肿等危险并发症。诊断需结合耳镜检查、颞骨CT或MRI,明确胆脂瘤范围及骨质破坏程度。
治疗以手术清除病灶为主,需彻底切除胆脂瘤并重建听力结构。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日常应避免耳道进水,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炎症刺激。若出现耳痛、头痛、眩晕或发热,需警惕颅内并发症,立即就医。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或危及生命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