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鼻窦炎的检查包括鼻内镜检查、口腔全景片、鼻窦CT、上颌窦穿刺冲洗、鼻腔分泌物培养。具体分析如下:
1.鼻内镜检查:通过鼻内镜可直接观察鼻腔及鼻窦开口情况,判断有无脓性分泌物、黏膜肿胀或息肉形成,有助于明确炎症范围及程度。
2.口腔全景片:可清晰显示上颌牙根与上颌窦底的关系,排查是否存在牙根炎症、囊肿或牙槽骨破坏,为牙源性鼻窦炎提供影像学依据。
3.鼻窦CT:能全面评估鼻窦黏膜增厚、窦腔积液及骨质破坏情况,尤其对牙源性病灶与上颌窦的毗邻关系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4.上颌窦穿刺冲洗:通过穿刺抽取窦腔分泌物进行化验,既可明确感染病原体,又能通过冲洗缓解症状,兼具诊断与治疗作用。
5.鼻腔分泌物培养:采集鼻腔或鼻窦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精准识别致病菌,指导抗生素选择,避免盲目用药。
检查过程中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避免单一检查的局限性。部分检查可能存在不适感,需提前沟通。影像学检查需注意辐射防护,孕妇及儿童慎用。治疗需根据检查结果个体化制定方案,必要时联合口腔科协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