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2胸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包括卧床休息与体位管理、疼痛控制与药物使用、康复训练与功能锻炼、并发症预防与监测、心理支持与情绪疏导。具体分析如下:
1.卧床休息与体位管理:胸椎压缩性骨折初期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脊柱负重。床垫选择中等硬度,保持脊柱自然生理曲度。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头部、肩部、臀部同步转动,防止脊柱扭转。逐步过渡到半卧位或坐位时,需佩戴支具保护,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疼痛控制与药物使用:疼痛管理以药物和非药物结合为主。遵医嘱使用镇痛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局部冷敷或热敷可缓解肌肉痉挛,物理治疗如低频电刺激也有助于减轻疼痛。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防止掩盖病情变化。
3.康复训练与功能锻炼:急性期后逐步开展康复训练,以被动活动为主,如肢体关节屈伸。随着恢复,增加主动训练,如腰背肌等长收缩练习。后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增强脊柱稳定性。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负荷。
4.并发症预防与监测:长期卧床易引发压疮、肺炎等并发症。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关键。鼓励深呼吸、有效咳嗽,预防肺部感染。监测下肢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5.心理支持与情绪疏导:骨折恢复期较长,易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家属应多陪伴沟通,帮助树立康复信心。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干预,避免负面情绪影响恢复进程。
护理过程中需注意饮食均衡,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避免提重物或突然弯腰,防止二次损伤。定期随访,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环境布置需安全,防止跌倒。出现异常症状如麻木、无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