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诊疗规范主要包括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控措施。诊疗需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确保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注重预防传播和并发症管理。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典型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或溃疡,以及手足臀部皮疹。轻症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退热、补液和口腔护理。重症需警惕神经系统或心肺并发症,及时住院并给予呼吸循环支持。实验室检测可辅助确诊,如咽拭子或粪便病毒核酸检测。防控强调隔离患者、加强消毒、避免聚集,并接种EV71疫苗以降低重症风险。
诊疗时需注意鉴别疱疹性咽峡炎、水痘等类似疾病。重症早期识别是关键,如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需立即转诊。避免滥用抗生素,仅在有细菌感染证据时使用。康复期需观察有无指甲脱落等罕见后遗症。医疗机构应落实预检分诊,防止交叉感染。家长应保持患儿卫生,避免抓挠皮疹,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