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是一种妊娠相关的疾病,属于异常妊娠的一种类型,由于受精卵发育异常导致胎盘绒毛组织增生形成水泡状结构,而非正常胚胎组织。这种疾病在医学上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前者仅包含异常绒毛组织,后者可能伴随部分胚胎组织,但通常无法正常发育。葡萄胎的发生与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及母体年龄等因素相关,需通过医学手段及时干预。
葡萄胎的形成机制主要与受精过程中染色体异常有关。完全性葡萄胎通常由空卵与单倍体精子结合后自身复制形成,染色体全部来自父方;部分性葡萄胎则多由双精子受精导致,形成三倍体结构。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异常妊娠反应,如剧烈呕吐、阴道出血,子宫增大速度超过正常妊娠水平。超声检查可见特征性的落雪状影像,血清hCG水平显著升高。确诊后需通过清宫术清除病灶,并密切监测hCG水平变化,以防恶变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部分高危患者可能需要预防性化疗。
葡萄胎术后需严格随访至少1年,期间定期检测hCG值直至连续阴性。随访期间必须采取可靠避孕措施,避免再次妊娠干扰监测结果。若出现hCG下降缓慢、异常升高或阴道持续出血,需警惕恶变可能。再次妊娠建议间隔12个月以上,孕早期需进行超声确认胚胎发育情况。日常注意营养均衡,尤其保证叶酸摄入,高龄孕妇应加强产前筛查。任何异常阴道流血或早孕反应加重都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