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尿失禁并不等同于子宫脱垂,但两者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尿失禁在孕期较常见,主要由盆底肌松弛或腹压增加引起,而子宫脱垂是子宫位置下移甚至脱出阴道口,属于更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虽然尿失禁可能是盆底问题的早期信号,但并非所有尿失禁孕妇都会发展为子宫脱垂。
孕期尿失禁多因激素变化和胎儿重量压迫导致。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盆底肌松弛,以适应分娩需求,同时增大的子宫持续压迫膀胱,容易引发压力性尿失禁,如咳嗽、打喷嚏时漏尿。子宫脱垂则通常与多次分娩、产伤或长期腹压增高有关,表现为阴道坠胀感或可见组织突出。若孕期出现尿失禁伴随明显下坠感或异物感,需警惕盆底肌过度损伤的可能,及时就医评估。
注意区分单纯尿失禁与子宫脱垂症状。孕期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减少腹压增加的行为。凯格尔运动能有效强化盆底肌,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漏尿频繁或伴随疼痛、出血,需排除尿路感染或其它并发症。产后42天复查时建议系统评估盆底功能,必要时进行康复治疗。避免盲目使用收腹带或自行处理脱垂问题,错误干预可能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