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药材在煎煮前需要捣碎,以充分发挥药效。这类药材通常质地坚硬、结构致密,直接煎煮难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常见需捣碎的药材包括矿物类如龙骨、牡蛎,果实种子类如桃仁、杏仁,以及某些根茎类如半夏、天南星等。捣碎可增加药材与溶剂的接触面积,缩短煎煮时间,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捣碎操作需根据药材特性选择合适工具与方法。矿物类药材宜用铁研钵捣成粗粉,果实种子类需压裂外壳但避免过碎,根茎类药材则切成薄片后轻捣。例如,桃仁捣至外皮开裂即可,过度破碎可能导致苦杏仁苷过量释放;牡蛎需先煅烧再捣碎,以增强收敛之效。传统煎药强调先煎的矿石类药物,捣碎后更易煎出钙、铁等成分。某些芳香类药材如砂仁、豆蔻,临煎前轻捣可保留挥发油活性。
注意事项集中于安全性与药效平衡。捣碎时需佩戴手套或使用防护设备,避免坚硬药材飞溅伤人。矿物类粉末需过滤防止残渣刺激消化道,种子类药材破碎后不宜久置以免油脂氧化。特殊药材如附子需专业炮制后捣碎,以降低毒性。煎煮器具宜选用砂锅或不锈钢锅,避免与铁器发生化学反应。若使用电动研磨机,需控制时间防止高温破坏成分。患者自行煎药时,应严格遵循医嘱,对需捣碎的药材种类与程度明确掌握,确保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