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局部清洁护理、鼓膜修复手术、中医调理、物理辅助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或口服药物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化脓性中耳炎需根据分泌物培养结果选择敏感药物。伴有疼痛或发热时可配合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长期反复发作需避免滥用激素类滴耳剂,防止耐药性产生。
2.局部清洁护理:定期清除外耳道及中耳腔分泌物,保持干燥环境。使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冲洗,避免用力掏耳导致鼓膜损伤。化脓期间可放置消毒棉条吸收渗液,但需及时更换防止二次感染。
3.鼓膜修复手术:针对鼓膜穿孔长期不愈或听力下降者,采用颞肌筋膜等材料修补穿孔。手术可改善听力并阻断病原体侵入途径。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及耳道进水,定期复查愈合情况。
4.中医调理:通过清热解毒、利湿通窍的中药内服或熏蒸改善体质。常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针灸刺激听宫、翳风等穴位促进气血流通。适用于慢性迁延期或反复发作的辅助治疗。
5.物理辅助治疗:超短波或红外线照射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肿胀。对于分泌物黏稠者可采用负压吸引促进引流,但操作需由专业人员完成以避免黏膜损伤。
治疗期间需戒烟酒及辛辣食物,避免受凉感冒诱发加重。游泳或洗头时使用耳塞防止污水进入,擤鼻涕时勿过度用力。定期复查听力及鼓膜状态,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