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延缓疾病进展,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目前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及定期监测的综合管理策略,需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的核心手段,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干扰素是常用药物。核苷酸类似物能强效抑制病毒复制,长期使用耐药率低,需坚持规律服药。干扰素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抗病毒,疗程固定但副作用较多,适用于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乙肝病毒DNA、肝功能及肝脏超声,评估疗效并及时调整方案。部分患者经长期治疗可实现临床治愈,即表面抗原转阴,但比例较低。
慢性乙肝患者需严格避免饮酒,减少肝脏负担。饮食应均衡,避免高脂高糖,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肝毒性药物。接种甲肝疫苗可预防重叠感染。密切接触者应接种乙肝疫苗。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耐药或副作用,需及时与医生沟通。即使病情稳定,也不可自行停药,以免病毒反弹导致病情恶化。定期随访对早期发现肝硬化或肝癌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