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性不孕的诊断需结合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激素水平检测、超声影像学评估、排卵功能监测、腹腔镜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通过详细询问月经史、生育史及既往疾病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卵巢功能异常。体格检查重点观察第二性征发育、体毛分布及盆腔触诊,辅助识别多囊卵巢或卵巢早衰等体征。
2.激素水平检测:测定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等关键指标,明确卵巢储备功能及内分泌状态。激素水平异常可提示卵泡发育障碍或黄体功能不足,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验证。
3.超声影像学评估:经阴道超声可直观观察卵巢形态、卵泡数量及大小,判断是否存在多囊卵巢或卵泡发育停滞。动态监测卵泡生长情况,评估排卵是否正常。
4.排卵功能监测:通过基础体温记录、宫颈黏液检查或尿促黄体生成素试纸,追踪排卵周期。连续无排卵或黄体期过短均可能影响受孕,需针对性干预。
5.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卵巢及输卵管形态,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粘连等器质性病变。术中可同步进行卵巢活检,明确卵泡储备及组织病理变化。
诊断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避免过度检查。不同检测手段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动态监测数据更可靠。保持良好医患沟通,确保诊断结果准确指导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