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体格检查中活动受限与压痛点、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对治疗反应的综合评估以及病史中是否存在诱发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典型临床表现:肩周炎患者常主诉肩部持续性钝痛,夜间加重且影响睡眠,疼痛可放射至颈背或上臂。初期表现为阵发性疼痛,随着病情发展转为持续性,伴随肩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尤其外展、外旋及后伸动作困难。部分患者描述穿衣、梳头等日常动作难以完成,病程较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2.体格检查中活动受限与压痛点:检查可见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下降,以外展受限最典型,患者常需代偿性耸肩。触诊可发现肱骨大结节、肩峰下或喙突处存在固定压痛点。特殊试验如搭肩试验阳性患侧手无法触及对侧肩胛骨,或外展疼痛弧60°-120°范围内疼痛加剧有助于明确诊断。
3.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X线检查主要用于鉴别骨折、脱位或骨关节炎,典型肩周炎早期无异常表现,晚期可能出现骨质疏松。超声或磁共振可辅助评估肩袖完整性,排除肩袖撕裂等病变。影像学阴性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可支持肩周炎诊断。
4.对治疗反应的综合评估:诊断性治疗如局部封闭注射后疼痛明显缓解,或物理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改善,可间接验证诊断。若症状无好转需重新评估是否存在颈椎病、肩袖损伤等混淆疾病。
5.病史中是否存在诱发因素:长期肩部制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心血管疾病病史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询问是否有近期外伤、过度劳损或手术史,有助于判断是否为继发性肩周炎。
肩周炎诊断需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检查,尤其需与颈椎病、肩袖损伤鉴别。急性期减少肩部负重,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防止粘连加重。治疗期间定期评估进展,调整康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