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减少局部摩擦、热敷或冷敷缓解炎症疼痛、药物外敷或口服控制症状、局部封闭注射减轻粘连、手术松解解决顽固性狭窄。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制动减少局部摩擦:拇指腱鞘炎急性期需避免频繁屈伸活动,必要时使用支具固定关节。过度用力或重复动作会加剧肌腱与鞘膜的机械性摩擦,导致充血水肿加重。制动可降低鞘管内压力,减少渗出,为组织修复创造条件。夜间佩戴定制支具能防止睡眠中无意识活动,通常需持续2-3周。
2.热敷或冷敷缓解炎症疼痛:急性肿胀期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分钟,血管收缩可减轻局部渗血和组织液渗出。慢性期改用40℃左右热毛巾外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温度过高可能烫伤皮肤,每日重复3-4次为宜。冷热交替疗法对部分患者效果显著,但需避免温度剧烈变化导致血管痉挛。
3.药物外敷或口服控制症状:非甾体抗炎药膏直接涂抹于疼痛部位,通过皮肤渗透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口服药物需注意胃肠道刺激,建议餐后服用配合胃黏膜保护剂。中药熏洗方含红花、伸筋草等成分可舒筋活络,但过敏体质者慎用。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制剂,但不超过7天。
4.局部封闭注射减轻粘连:将利多卡因与糖皮质激素混合注入腱鞘内,快速消除水肿并松解粘连。注射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进针角度避开神经血管。每周1次,连续不超过3次,多次注射可能造成肌腱脆性增加。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波动,注射后48小时内避免沾水。
5.手术松解解决顽固性狭窄:保守治疗无效且出现交锁症状时,行腱鞘切开减压术。局麻下纵向切开腱鞘约1cm,解除对肌腱的卡压。术后24小时开始被动活动防止再粘连,伤口愈合后逐步进行抓握训练。开放性手术视野清晰但留有疤痕,微创小切口恢复较快但技术要求较高。
治疗期间需保持患处干燥清洁,饮食避免辛辣刺激以免加重炎症反应。定期复查评估恢复进度,突然加重的红肿热痛需排除感染可能。长期手工劳动者应调整工作姿势,每小时活动手腕5分钟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