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发生在存在泌尿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基础上的尿路感染,通常伴随更高的治疗难度和复发风险。这类感染通常涉及肾脏、前列腺等深层组织,或与尿路梗阻、结石、留置导尿管等诱因相关,病原体类型也更为多样,可能包括耐药菌株。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病因多样,常见于尿路解剖结构异常、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使用侵入性医疗器械的患者。例如,尿路狭窄、神经源性膀胱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削弱局部防御机制,导致细菌更易定植和扩散。临床表现除典型尿频、尿急、尿痛外,还可能伴随发热、腰痛甚至脓毒症等全身症状。诊断需结合尿常规、尿培养及影像学检查,明确感染部位和潜在诱因,以指导精准治疗。
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需综合考虑病原体药敏结果和基础疾病管理。初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通常覆盖广谱菌株,后续根据培养结果调整用药,疗程可能延长至7-14天甚至更久。同时需纠正尿路梗阻、取出结石或更换导尿管等干预措施。预防复发是关键,建议定期随访、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及避免不必要的器械操作。免疫功能受损患者需格外警惕感染加重,出现持续高热或肾功能异常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