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与桑叶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材,在来源、性味功效及临床应用上存在明显差异。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的带钩茎枝,桑叶则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片,两者虽均属清热类药物,但具体作用和应用场景各有侧重。
钩藤性凉,味甘,归肝、心包经,具有息风止痉、清热平肝的功效,常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惊痫抽搐及高血压等症。钩藤所含的钩藤碱等成分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桑叶性寒,味甘苦,归肺、肝经,以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为主,多用于风热感冒、肺热咳嗽、目赤昏花及糖尿病辅助治疗。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碱具有抗氧化、降血糖等作用。
使用钩藤需注意,低血压患者及孕妇慎用,过量可能引起心动过缓;桑叶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服用,便溏者慎用。两者不可互相替代,需根据具体证候辨证选用。钩藤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效成分破坏;桑叶鲜品与干品功效略有差异,外感风热多用霜桑叶。临床配伍上,钩藤常与天麻、石决明同用,桑叶多配伍菊花、薄荷增强疏风清热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