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酸痛可以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穴位来缓解症状,常用穴位包括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等,配合局部阿是穴效果更佳。针灸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局部循环,从而减轻疼痛。临床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配穴,如风寒加风池,劳损加肾俞,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四肢酸痛的针灸治疗需结合辨证分型。对于肌肉劳损型,重点取手足阳明经穴位如手三里、曲池,配合局部围刺;关节痹痛可加八邪、八风等奇穴;气血不足者配伍脾俞、胃俞以健脾益气。操作时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急性期每日1次,慢性疼痛隔日1次。可配合电针增强刺激,或温针灸驱散寒湿。治疗后建议适当活动肢体,避免立即接触冷水。
针灸前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皮肤感染等禁忌证。孕妇慎用合谷、三阴交等穴位。针具须严格消毒,避免同一穴位反复刺激以防局部硬结。晕针者采取卧位针刺,出现心慌、冷汗立即起针。治疗后酸痛加重属正常反应,通常24小时内缓解。慢性疼痛需坚持10次为一疗程,配合推拿或中药外敷效果更好。避免过度劳累或受凉,饮食宜清淡温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