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可能导致尿闭。由于神经功能异常影响膀胱收缩或尿道括约肌协调性,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形成尿潴留。这种情况常见于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中,控制排尿的中枢或周围神经通路受损时发生。
神经源性膀胱分为不同类型,部分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伴括约肌协同失调,另一类则为逼尿肌无反射。前者因肌肉不协调导致排尿阻力增加,后者因膀胱收缩无力引发尿潴留。尿闭风险与神经损伤部位和程度相关,例如骶髓以上病变易引发逼尿肌亢进,而骶髓或周围神经损伤多导致收缩功能丧失。长期尿潴留可能继发感染、肾积水甚至肾功能衰竭,需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病因。
早期识别神经源性膀胱的排尿异常至关重要。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时应尽早就医,避免憋尿或过量饮水加重负担。治疗需结合行为训练、药物或间歇导尿,严重者需手术植入人工括约肌或膀胱起搏器。定期监测残余尿量和肾功能可降低并发症风险,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部分神经功能。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导尿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