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关节疼痛及压痛、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僵硬、关节肿胀变形、关节摩擦音或摩擦感。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疼痛及压痛:早期表现为活动后疼痛,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疼痛多位于负重关节如膝、髋等部位,局部按压时疼痛加重,寒冷或潮湿环境可能诱发或加剧症状。
2.关节活动受限:由于关节软骨磨损及周围软组织粘连,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小。例如膝关节屈伸困难,髋关节外展受限,严重时可能影响行走、蹲起等日常动作,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
3.关节僵硬:晨起或久坐后关节僵硬感明显,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活动后稍缓解。僵硬程度与炎症反应和关节液黏稠度变化有关,寒冷季节症状可能更显著。
4.关节肿胀变形:关节腔内积液或滑膜增生可能导致肿胀,晚期因骨赘形成或软骨下骨塌陷出现关节畸形。常见表现为膝关节内翻、指间关节结节性膨大等,外观改变常伴随功能丧失。
5.关节摩擦音或摩擦感:活动关节时因软骨缺损、骨面直接接触而产生粗糙摩擦感,可能伴随轻微弹响。多见于膝关节伸展时,摩擦感强弱与软骨损伤程度相关。
骨关节病需避免过度负重或剧烈运动,注意保暖防潮,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负荷。适当进行低强度活动如游泳、散步有助于维持关节功能,疼痛明显时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