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鼻炎是一种慢性鼻腔炎症性疾病,以鼻黏膜萎缩、鼻腔宽大及嗅觉减退为主要特征。该病多由长期慢性炎症、营养不良或环境因素导致,常见症状包括鼻塞、鼻腔干燥、结痂及异味等,严重时可能引发鼻出血或继发感染。
萎缩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与黏膜上皮细胞退化、腺体萎缩及纤毛功能受损有关。长期接触粉尘、化学刺激物或反复感染可能加速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因维生素A、D或铁元素缺乏导致黏膜修复能力下降。诊断需结合鼻腔检查、影像学及病理分析,可见鼻腔黏膜变薄、苍白,甚至骨质暴露。治疗以局部保湿、抗感染和改善营养为主,如生理盐水冲洗、抗生素软膏或维生素补充,严重者需手术缩小鼻腔容积。
日常护理需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防止黏膜损伤出血。保持环境湿度适宜,减少接触干燥空气或刺激性气体。饮食应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补充营养素。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鼻出血、剧烈头痛或视力异常,需及时就医排除并发症。萎缩性鼻炎病程较长,规范治疗和护理可有效缓解症状,但完全恢复黏膜功能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