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是指在非高温环境下,夜间睡眠时大量出汗,醒后汗止的现象。区分是否为盗汗,需结合出汗时间、环境因素及伴随症状综合判断。
盗汗通常表现为入睡后出汗,醒来即止,且与环境温度无关。若因室温过高、被褥过厚或睡前剧烈运动导致的出汗,属于生理性出汗,不属盗汗。盗汗常伴随其他症状,如潮热、消瘦、低热或长期疲劳,可能与结核病、内分泌疾病、感染或肿瘤相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也可能引发类似表现。需观察出汗是否规律性出现,是否与特定疾病或体质相关。
注意区分盗汗与普通多汗症。多汗症可发生于任何时间,与环境或情绪相关,而盗汗特指夜间睡眠时异常出汗。长期或频繁盗汗应就医检查,排除潜在疾病。记录出汗时间、频率及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诊断。避免自行服用止汗药物掩盖症状,延误病因排查。调整睡眠环境,保持适度通风,避免辛辣饮食及睡前兴奋性活动,可减少生理性出汗干扰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