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大动脉血管堵塞确实会引起高血压。当肾脏的主要供血动脉发生狭窄或阻塞时,肾脏血流灌注不足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导致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从而引发血压升高。这种继发性高血压被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可治愈性高血压类型之一。
肾脏大动脉血管堵塞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或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血流受限后,肾脏缺血促使近球细胞分泌大量肾素,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增加不仅直接收缩外周血管,还刺激醛固酮分泌,加重水钠潴留。长期未解除的肾动脉狭窄可能造成肾脏萎缩和功能损害,形成恶性循环。临床表现为突发或加重的难治性高血压,部分病例可闻及腹部血管杂音。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肾动脉超声、CTA或血管造影。
对于疑似肾血管性高血压,需及时排查病因并评估肾功能。降压药物选择需兼顾RAAS阻断和肾脏保护,但根本治疗在于恢复肾脏血流,包括血管成形术或搭桥手术。日常监测血压变化和肾功能指标至关重要,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肾脏缺血的非甾体抗炎药。吸烟、高脂饮食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需严格控制。妊娠期女性出现突发高血压时需特别警惕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可能。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肾损害或心脑血管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