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和肝血管瘤是两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但病因、形态及临床特征存在显著差异。
肝囊肿通常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由单层上皮细胞包裹液体形成,囊壁薄且内容物清亮。肝血管瘤则属于血管异常增生,由大量扩张的血管构成,质地较韧。影像学检查可明确区分:超声显示肝囊肿为无回声暗区,边界清晰;而肝血管瘤表现为高回声或混合回声团块,增强CT或MRI可见特征性快进慢出强化模式。症状方面,肝囊肿多数无症状,体积过大可能压迫周围组织;肝血管瘤偶有胀痛,破裂风险极低但需警惕巨大瘤体的并发症。
诊断时需结合病史与影像学,避免误诊为恶性肿瘤。肝囊肿通常无需治疗,定期随访即可;若引发不适或感染,可考虑穿刺引流或手术。肝血管瘤生长缓慢,多数无需干预,但直径超过5cm或伴随症状时需评估手术或介入治疗。两类病变均需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尤其是巨大肝血管瘤患者。孕期激素变化可能促进肝血管瘤增长,需加强监测。日常随访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动态观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