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艾灸部位包括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臂臑穴、阿是穴。具体分析如下:
1.肩髃穴:位于肩峰前下方三角肌上缘中点处。艾灸该穴位可缓解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改善肩关节功能。操作时对准穴位施灸,以温热感为宜,避免烫伤皮肤。
2.肩髎穴:在肩峰后下方凹陷处。艾灸此穴有助于疏通肩部经络,减轻僵硬感,增强关节灵活性。施灸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确保热量均匀渗透。
3.肩贞穴:位于肩关节后下方腋后纹头上1寸。艾灸该穴位能缓解肩背酸痛,调节局部气血,适合肩周炎伴随上肢麻木者。操作时需固定艾条,避免晃动影响效果。
4.臂臑穴:在上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艾灸此穴可改善肩臂无力,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施灸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皮肤灼伤。
5.阿是穴:即疼痛最明显的压痛点。艾灸阿是穴直接作用于病灶,快速缓解疼痛,但需根据疼痛位置调整施灸点,避免固定模式化操作。
艾灸过程中需保持环境温暖避风,施灸后避免立即接触冷水或吹风。艾灸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为宜,皮肤敏感者应缩短时间。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需立即停止并咨询医师。孕妇、高热患者及皮肤破损者不宜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