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鼻炎应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定期清理鼻腔分泌物、加强营养摄入、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鼻腔湿润:萎缩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干燥萎缩,需通过生理盐水冲洗或使用医用保湿剂维持湿润环境。室内湿度建议保持在50%-60%,冬季可使用加湿器。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房或干燥环境,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水分蒸发。鼻腔局部涂抹医用凡士林或专用润滑剂,每日2-3次,但需避免油性物质阻塞鼻腔。
2.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烟草烟雾、粉尘、化学挥发气体等会加重黏膜损伤。厨房油烟、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物质需远离。职业暴露人群应做好防护,选择无刺激性清洁用品。新装修环境需充分通风后再入住,空气质量差时减少外出。鼻腔对冷空气敏感者,冬季外出前可用温毛巾轻敷鼻部。
3.定期清理鼻腔分泌物:干痂或脓性分泌物滞留易引发感染,需每日用温生理盐水软化后轻柔清除。冲洗时使用专用洗鼻器,水温控制在37℃左右,避免水流过猛损伤黏膜。清理后涂抹抗菌软膏预防继发感染,但不可过度清理导致黏膜二次损伤。分泌物带血或异味明显时需就医处理。
4.加强营养摄入:维生素A、B族及铁元素缺乏会加重黏膜萎缩,需多食深色蔬菜、动物肝脏及瘦肉。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组织修复,每日应保证鸡蛋、豆制品等优质蛋白。避免辛辣、油炸食物刺激黏膜,戒烟限酒减少血管收缩。脾胃虚弱者可辅以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
5.及时就医规范治疗:病程较长者需定期复查鼻腔黏膜状态,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出现鼻塞加重、反复出血或头痛时应排查并发症。中医辨证施治可采用益气养血类方剂,针灸选取迎香、合谷等穴位。不可自行滥用血管收缩剂或偏方。
日常需关注气候变化,骤冷骤热易诱发症状。情绪紧张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影响鼻腔血管舒缩,保持心态平和有助于病情稳定。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轻鼻腔充血,枕头定期暴晒防螨虫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