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严重时需加强钙质摄入并配合维生素D促进吸收、遵医嘱使用抗骨吸收或促骨形成药物、避免跌倒及剧烈运动以防骨折、保持适度日照以激活体内维生素D、定期检测骨密度评估治疗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加强钙质摄入并配合维生素D促进吸收:钙是骨骼主要成分,严重骨质疏松需每日补充足量钙质,如乳制品、豆制品或钙片。维生素D能提升肠道对钙的吸收率,缺乏时钙难以沉积到骨骼。建议选择活性维生素D制剂,尤其肝肾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
2.遵医嘱使用抗骨吸收或促骨形成药物:双膦酸盐类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缓骨质流失;甲状旁腺素类似物能刺激成骨细胞增生。药物选择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及个体耐受性,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3.避免跌倒及剧烈运动以防骨折:骨质疏松者骨骼脆性高,轻微外力易导致骨折。居家需移除地面障碍物,浴室安装防滑垫;运动以慢走、太极等低冲击项目为主,避免弯腰搬重物或跳跃动作。
4.保持适度日照以激活体内维生素D: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合成维生素D,每日15-30分钟日照即可满足需求。注意避开正午强光,暴露面部及手臂,玻璃会阻挡紫外线,需直接接触阳光。
5.定期检测骨密度评估治疗效果: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监测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变化,每6-12个月复查一次。结合血液钙磷代谢指标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盲目补钙导致异位钙化。
治疗期间需戒烟限酒,酒精和尼古丁会加速骨质流失。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应严格监控骨密度,必要时提前干预。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镇痛药,但需警惕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