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引起的腰痛可通过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度进行负重运动、使用药物缓解疼痛、穿戴护腰支撑、调整日常姿势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缺乏会导致骨密度下降。建议通过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食物摄取钙,同时适当晒太阳或服用补充剂提高维生素D水平。每日钙摄入量应达到800-1200mg,维生素D不少于400-800国际单位。
2.适度进行负重运动:运动能刺激骨骼生长,增强肌肉力量,减轻腰椎负担。推荐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扭转腰部,防止骨折风险。
3.使用药物缓解疼痛:非甾体抗炎药可短期缓解疼痛,但长期使用可能损伤胃肠道。严重疼痛可咨询医生使用降钙素或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骨量流失。中药如杜仲、骨碎补也有辅助效果,需辨证使用。
4.穿戴护腰支撑:护腰能稳定腰椎,减少骨骼压力,适合急性疼痛或活动时使用。选择透气弹性材质,避免长时间佩戴导致肌肉萎缩。夜间睡眠时取下,保持腰部自然放松。
5.调整日常姿势:避免久坐久站,弯腰搬物时蹲下而非直接俯身。座椅高度适宜,腰部垫靠枕维持生理曲度。睡硬板床,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减轻脊柱压力。
骨质疏松患者需定期检测骨密度,避免跌倒风险,戒烟限酒以防加重骨质流失。疼痛持续或加剧应及时就医,排除骨折或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