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和介子并不完全相同,虽然名称相近且同属十字花科植物,但二者在植物学分类、药用成分及临床应用上存在差异。
白芥子是白芥Sinapisalba的成熟种子,呈淡黄色,主要活性成分为白芥子苷,水解后生成对羟基苯乙腈等物质,具有温肺化痰、散结通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寒痰咳嗽、关节疼痛等症。而介子通常指芥菜Brassicajuncea的种子,颜色偏棕红或暗黄,含黑芥子苷更多,分解后产生异硫氰酸烯丙酯,刺激性较强,多用于外敷发泡或调味。两者虽均有辛温走窜的特性,但白芥子药性相对缓和,更侧重内服,介子则偏向外用或食疗。
使用白芥子或介子时需注意区分。白芥子内服过量可能引起胃肠道刺激,孕妇及阴虚火旺者慎用;介子外敷时间过长易导致皮肤灼伤,过敏体质者应避免接触。二者均含有硫苷类成分,与碘制剂同服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临床选用时应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在专业指导下使用,避免混淆或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