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风湿热患者使用青霉素治疗的疗程通常为10天,以彻底清除链球菌感染。对于存在持续性咽炎或扁桃体炎的患者,可能需要延长至14天。完成初始疗程后,建议转入长效青霉素的二级预防阶段,防止风湿热复发。
青霉素是急性风湿热治疗的核心药物,主要针对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标准方案采用口服青霉素V钾片,每日3-4次,儿童剂量为25-50mg/kg/天,成人每日总量不超过2g。对服药依从性差或伴有严重心脏炎者,可改用苄星青霉素单次肌注,儿童60万单位、成人120万单位。治疗期间需监测咽拭子培养转阴情况,若72小时后仍有发热或炎症指标未降,应考虑耐药菌株或合并其他感染的可能。完成10天疗程后,无论症状是否缓解都需开始二级预防,通常每3-4周肌注苄星青霉素,持续至少5年或至21周岁,合并心脏瓣膜损害者需延长至40岁甚至终身。
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替代,但需注意胃肠道反应和肝毒性。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ASO滴度和CRP水平,同时配合卧床休息直至急性炎症消退。特别注意区分链球菌携带状态与活动性感染,避免不必要的长期抗生素使用。合并心脏炎患者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舞蹈症患者可能需加用镇静剂。所有患者均应接受口腔卫生指导和密切的随访监测,二级预防的间隔时间需根据当地风湿热复发率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