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密封保存的时长取决于药材种类、储存条件和加工方式,通常可保存1-3年,部分炮制过的药材如陈皮、半夏等甚至可存5年以上。干燥的根茎类药材如黄芪、当归在密封避光条件下保存较久,而含挥发油的芳香类药材如薄荷、藿香则易失效,建议1年内使用。
中药材的保存时间与湿度、温度、光照密切相关。真空密封或使用干燥剂可显著延长保质期,尤其对易吸潮的药材如茯苓、山药等效果明显。蜜炙、酒制等炮制工艺能提升稳定性,如熟地黄比生地黄更耐储存。矿物类药材如龙骨、磁石几乎无保质期限制,但需防潮防氧化。新鲜草药或鲜品如鲜石斛需冷藏且尽快使用,干燥处理后保存时间可延长10倍以上。光照会加速某些成分光解,如人参皂苷在紫外线下降解率达30%以上,建议用棕色玻璃罐保存。
储存时需定期检查药材状态,出现霉斑、虫蛀或异味应立即丢弃。不同药材避免混放以防串味或化学反应,如硫磺熏制的药材需单独存放。南方潮湿地区建议在容器内放置硅胶干燥剂,并每月更换。贵重药材如麝香、牛黄建议冷冻保存,但需密封防结霜。煎煮好的中药液冷藏不超过2天,含动物蛋白的汤剂需24小时内服用。购买时选择正规渠道的药材,劣质药材即使密封也会提前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