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中肌损伤可能出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行走困难、肌肉无力、压痛明显。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疼痛:臀中肌损伤后最典型的症状是臀部外侧或髋关节周围出现持续性钝痛或刺痛。疼痛可能在久坐、爬楼梯、单腿站立时加重,夜间侧卧压迫患侧也会诱发不适。部分患者疼痛可能向大腿外侧放射,但通常不超过膝关节。
2.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肌肉功能受损,患者常表现为髋关节外展、内旋动作受限。例如难以完成跷二郎腿、穿袜子等需要髋部灵活性的动作。严重时甚至影响翻身、起坐等日常活动,导致动作迟缓或需要辅助支撑。
3.行走困难:臀中肌是维持步态稳定的重要肌肉,损伤后可能出现跛行或步态异常。患者行走时患侧支撑期缩短,身体向健侧倾斜以减轻负荷,长距离行走后症状加剧。上下坡或跨越障碍时失衡感更明显。
4.肌肉无力:损伤后肌力下降表现为单腿站立不稳,甚至无法完成患侧单独支撑。部分患者会感到臀部使不上劲,尤其在需要爆发力的动作如跳跃、快速转身时无力感显著,可能伴随肌肉萎缩。
5.压痛明显:在髂嵴下方、股骨大转子周围可触及明确压痛点,按压时疼痛向周围扩散。急性期可能伴有局部肿胀,慢性损伤者可能出现肌肉僵硬或条索状硬结,深压时诱发牵扯痛。
出现相关症状需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局部保暖并减少负重活动。急性期可适当冰敷,慢性期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下肢麻木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