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初步诊断。尿常规是筛查尿路感染的常用方法,能够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指标。若结果显示白细胞酯酶或亚硝酸盐阳性,或显微镜下发现大量白细胞、细菌,结合症状可初步判断为尿路感染。
尿常规检查通过分析尿液成分反映泌尿系统状况。尿路感染时,细菌侵入尿路引发炎症反应,尿液中白细胞数量通常升高,部分细菌能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导致试纸检测阳性。红细胞可能因黏膜损伤而增多,尿蛋白也可能轻微升高。但尿常规并非确诊金标准,部分非感染因素如剧烈运动、月经可能导致假阳性,而某些低菌尿或特殊病原体感染可能出现假阴性。临床常结合尿培养、症状评估综合判断。
检查前需注意避免月经期留尿,防止阴道分泌物污染样本。留取中段尿,清洁外阴后立即送检,确保结果准确性。若尿常规异常但症状不典型,需进一步排查结石、肿瘤等其他疾病。孕妇、糖尿病患者或反复感染者应尽早完善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抗生素使用可能影响结果,需提前告知医生。尿常规虽便捷,但明确病因仍需结合其他检查,遵医嘱规范处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