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脑炎可能出现头痛、发热、意识模糊、肢体无力、抽搐。具体分析如下:
1.头痛:脑炎引发的头痛通常剧烈且持续,与普通头痛不同,疼痛部位多集中在整个头部或前额。由于脑膜或脑实质受到炎症刺激,颅内压可能升高,导致胀痛或搏动性疼痛。部分患者伴随恶心呕吐,尤其在清晨加重。头痛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需及时就医鉴别。
2.发热:脑炎患者多数出现中高热,体温可达38℃以上,且退热药物效果有限。发热是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反应,但持续高热可能加重脑损伤。部分病例发热前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需警惕体温骤升伴随寒战。
3.意识模糊:表现为嗜睡、定向力下降或昏迷,与大脑皮层功能受损有关。轻者反应迟钝、言语混乱,重者完全丧失意识。脑干受累时可能出现瞳孔异常或呼吸节律改变。意识障碍程度直接影响预后评估。
4.肢体无力:单侧或双侧肢体运动障碍常见,因脑实质炎症累及运动神经通路。肌张力可能增高或降低,伴随腱反射亢进。部分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或面瘫,提示脑干或颅神经受损。
5.抽搐: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多见,也可表现为局部肌肉抽动。癫痫样发作由异常放电引起,频繁抽搐可能导致脑缺氧。儿童患者更易出现高热惊厥,需与单纯发热性惊厥区分。
脑炎症状进展快慢不一,早期表现易与感冒混淆。若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合并精神行为异常,应立即就诊。影像学与脑脊液检查是确诊关键,延迟治疗可能遗留认知障碍或运动功能障碍。日常需避免接触蚊虫等传播媒介,接种相关疫苗可降低部分脑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