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水火不济是指心肾两脏功能失调的病理状态。心属火,肾属水,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以温肾水,肾水上升以济心火,二者相互制约、协调平衡。若心肾阴阳失调,肾水不足无法上济心火,或心火亢盛不能下温肾水,便会导致心悸、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症状,属于中医心肾不交的范畴。
水火不济的病因多与长期劳神过度、久病体虚、房事不节或情志内伤有关。心火亢盛者常见心烦易怒、口舌生疮,肾阴亏虚者多见头晕耳鸣、五心烦热。临床需结合舌脉辨证,舌红少苔、脉细数为典型表现。治疗以交通心肾为原则,天王补心丹、黄连阿胶汤等方剂可滋阴降火,针灸常选涌泉、太溪等穴位引火归元。日常调养需避免熬夜耗伤阴液,可通过静坐、八段锦等舒缓运动调节气机。
需区分实火与虚火。实火者忌用温补,虚火者慎用苦寒。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燥热之物,适当食用莲子、百合等清心食材。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壮阳或泻火药物。中老年人群出现类似症状需排除器质性疾病,现代医学中的更年期综合征、神经官能症等也可能表现为水火不济证候,中西医结合诊疗更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