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含有多种毒性成分,主要毒性物质为苍耳苷、氢醌等,对肝脏、肾脏及神经系统具有明显损害作用。过量摄入或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中毒,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苍耳子的毒性作用机制复杂,其中苍耳苷可破坏肝细胞结构,引发肝坏死,临床表现为黄疸、腹水、肝功能异常。氢醌则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晕、抽搐甚至昏迷。苍耳子中的其他成分可能引起胃肠道刺激,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部分人群接触苍耳子后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如皮肤红肿、瘙痒。中毒症状通常在数小时内出现,但肝肾功能损害可能在后期逐渐显现。
使用苍耳子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服用。孕妇、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误食后应立即就医,尽早采取洗胃、导泻等措施减少毒物吸收。储存时需远离儿童,防止误食。临床使用苍耳子时需控制剂量,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反应。避免与具有肝毒性的药物联用,以防加重损害。出现不适症状需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