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外伤性穿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穿孔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较小的穿孔通常可自愈,而较大的穿孔或伴有感染时可能需要医疗干预。及时就医评估是关键,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听力受损或并发症。
耳膜穿孔后,常见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鸣或耳内出血。穿孔较小且无感染时,多数在数周内自行愈合,期间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进水或用力擤鼻。若穿孔较大或边缘不规则,愈合可能较慢,甚至需手术修补。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发热,需抗生素治疗。听力影响多为暂时性,但反复感染或未及时处理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
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滴耳液,除非医生指导。游泳或洗头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防止污水进入。擤鼻需轻柔,避免压力骤增加重穿孔。若出现持续疼痛、流脓或听力骤降,应立即就医。定期复查确保愈合进度,必要时进行听力测试。预防外伤性穿孔需避免耳部受外力撞击或异物插入,高危职业或运动时可佩戴防护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