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虚是中医常见证候,主要表现为脾肾两脏功能失调引起的生理机能减退。常见症状包括腰膝酸软、食欲不振、畏寒肢冷、大便溏泄、夜尿频繁、精神萎靡等,严重者可能出现水肿或发育迟缓。
脾肾虚的典型表现可从生理功能异常观察。脾虚导致运化失职,出现腹胀、消化不良、肢体乏力;肾虚则影响生殖、生长功能,引发耳鸣、脱发、性功能减退。脾肾相互影响,肾阳不足会加重脾虚,出现五更泻、完谷不化;脾虚久病累及肾精,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月经量少。部分患者可能兼见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等体征。
调理脾肾虚需注意生活方式与治疗结合。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适当食用山药、芡实、核桃等健脾益肾之品。过度劳累或熬夜会耗伤脾肾阳气,需保证充足睡眠。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可辅助温补脾肾。若症状持续加重,如严重水肿或消瘦,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不可自行滥用温补药物,以免加重阴虚火旺等兼杂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