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出现蛋白尿,但并非所有情况都会伴随这一症状。蛋白尿的程度通常较轻,多为暂时性,与感染的严重程度、部位及个体差异有关。若感染累及肾脏,如肾盂肾炎,蛋白尿的发生率可能更高。
泌尿系统感染引发蛋白尿的机制主要与炎症反应相关。病原体侵入尿路后,免疫系统激活导致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少量蛋白质可能漏入尿液中。肾盂肾炎等上尿路感染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球或肾小管,影响其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导致尿蛋白排泄增多。发热、脱水等全身反应也可能暂时增加蛋白尿风险。多数情况下,感染控制后蛋白尿可自行消失,但持续存在的蛋白尿需警惕潜在肾脏病变。
泌尿系统感染伴随蛋白尿时需注意鉴别诊断。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较少引起显著蛋白尿,若出现需排除合并症或检验误差。检测时应留取清洁中段尿,避免阴道分泌物或包皮垢污染导致假阳性。反复蛋白尿或伴随水肿、高血压等症状,需进一步评估肾功能或肾脏结构。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同时监测尿常规变化。避免自行使用肾毒性药物,充分饮水有助于缓解症状。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更需密切随访,防止感染加重肾脏损害。